2023年《中国精神》读后感213篇(范文推荐)

来源:松明文档网 时间:2023-12-23 10:50:03 阅读:

内容摘要:《中国精神》读后感2在辜鸿铭先生所著《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有一篇名为《中国的妇女》的文章,其中对于中国“女性理想”进行了阐述,得出了中国女性归属于无私的“

《中国精神》读后感2在辜鸿铭先生所著《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有一篇名为《中国的妇女》的文章,其中对于中国“女性理想”进行了阐述,得出了中国女性归属于无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精神》读后感213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精神》读后感213篇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1

在辜鸿铭先生所著《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有一篇名为《中国的妇女》的文章,其中对于中国“女性理想”进行了阐述,得出了中国女性归属于无私的“忘我教”,具有温柔、腼腆、忍耐的性格特点——并以此为荣。

当时,饱经战火的中国正处于衰败之中,形象被西方极度扭曲,本书则有力的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偏见,就这一点而言,我十分钦佩辜先生,并折服于其文字的力量。但是,论及其中内容,我却无法全部接受,尤其《中国的妇女》一文,让我忍不住在此反驳。

文中用大量篇幅围绕中国纳妾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认为纳妾并不与夫妻之爱冲突,也并不会影响家庭幸福,反而是一种促进。男性对妻子的保护与爱,就体现在让妻子免受妾的责骂、侮辱。这不免就有些可笑了,如果男性没有纳妾,也就不会存在妻子被家中另一个女子辱骂甚至夺位的可能性,又何来保护一说?如此爱护不过是亡羊补牢罢了。

作者认同纳妾——接纳另一个女人与自己共享一夫、共同生活,是一件会令人生气的、难以接受的.事情,但他却通过“忘我教”这样一种看似高尚的赞赏,武断的认为中国女性因无私而不会有上述心理感受,更不会与自己的丈夫大闹——就这样用一个“高帽子”把纳妾一事再次合理化了。在我看来,这便是一种“道德绑架”,是对纳妾这一劣习的狡辩。在做出女性属于“无私教”的时候,已经将男女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上,再冠以如此高名,让女性承受来自社会的道德压力,稍有反抗,便会被加上莫须有的不良不淑的罪名。无奈低头的女性,默默忍耐着丈夫纳妾一事——这样乖顺的行动,又强化了人们对“无私教”的认可,恶性循环下,纳妾一事最终成了全社会认可的合理的行为。“道德绑架”下,可怜的女性也只能无私忘我了。

文中作者批评了弹着钢琴唱着歌、出入社会的女性,他坚定地相信女性的美德就是照顾家庭。我很认同家庭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照顾好家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这样的美德必须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如果是被时代所迫、被社会道德所迫而只能一心照顾家庭,操心每日饮食起居,这便不能称作美德了。何况,将女性捆绑于家庭之中也会造成男性被捆绑于社会之中,个人兴趣被压抑,不能遵从自身意愿的生活,总会带来烦恼和矛盾。

每个人依据个人意愿而各在其位,对于提高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不过,对于一个生活在清末的老先生来说,儒家文化熏陶下写作而成的文章,有一些我们现代人不能认可的观点是情有可原的。本书的价值,也并不在于将其中观念照搬至当今社会,恢复所谓“中国真正的文明”。为晚清之后的中国挽回文化尊严,这才是我们应当从中学习的——用我们的文字,在现代社会,消除西方对我国的偏见,塑造文化中国的形象。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2

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学到了一个新词,并获得了新知。

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个“晚清怪才”,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样充满着悲悯的情怀;他更像是一个指路人,给混乱中缺乏自信的中国、深陷文明危机的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条明路。宗旨,一目了然,自然是阐述中华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传统下的中华文明仍具魅力与价值。

辜鸿铭先生在此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温良”这个词,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人的品性,确实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

文中写到:“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温良来源于同情,却高于同情。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力量。在我看来,温良不是软弱,而是消磨了粗鲁和蛮狠的力量。温良充溢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无处不在。

与西方的利己主义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温良的力量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筑起了一道道堤,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社会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败暴雨,它冲刷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性命,却冲刷不了我们的精神。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外媒体看来有些“蠢笨”,但这样的“蠢笨”,常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正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现独有的大国形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的温良是独特的,是朴素的,是动人的,更是不可磨灭的。于危难中勇于挑战,是中国人永远的信条;内心源源不断支撑的力量,是中国人的温良。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3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流出来的,且具有明确的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的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的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的人是在创造自己的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4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创作的艺术学著作,这本书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中国艺术精神》是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的一脉艺术精神的溯源与讨论。这一脉艺术精神的主体,正是徐复观由庄子晢学所导出的虚静之心,而它所呈现的艺术特色,则是在与物感通、主客合一的境界中,寻求精神的自由与慰藉。徐复观在寻求这一艺术精神的落实时,将目光聚焦于山水画,并以之为庄子艺术精神的嫡系传承。

《中国艺术精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发,试图“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说明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意义,并且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该书从现代思想史角度探究和透视中国艺术精神,亦即艺术的精神境界,将孔子与庄子并列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而以庄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真正开创者,循庄学以“体道”。进而言之,儒家的最高目标是人生的艺术化,可以用“中国人生活的艺术精神”来概括;庄子的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发源地,可以归入中国艺术精神。而儒道都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精神,属于“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徐复观认为,庄子不言艺术,却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具有艺术精神的思想家,庄子的艺术精神,于绘画艺术中得到生动展现。山水画的空灵玄远之境,与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艺术精神正相契合。所以,“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艺术上的落实”。该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源流与发展做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所论皆从宏大处着眼,于深细处用力,见解独到而新颖。

《中国艺术精神》共十章。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前两章谈孔子和庄子,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其余八章专门论画,其论释“气韵生动”,讨论“魏晋玄学与山水画之兴起”“唐代山水画之发展及其画论”“殷浩之笔法记与山水诀”“逸格地位之奠定““郭熙的林泉高致”,以及“宋代的文人画论”与“环绕南北宗之问题”。附论七篇为“中国画与诗的融合”“兰亭争论”等。

书中有很多不同于大众的见解,我想这大概就是徐先生的思想精华吧。有人曾经说过:“《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我想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艺术价值所在吧!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5

中国人的精神,首先是存在的,尽管也曾出现过危机,至少它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写道,用一个词可以把典型的中国人所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归纳出来,那就是“温良”。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本性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几乎是完全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人是典型的“温良”,但今时今日,西方人口中的“温良”二字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贬义的味道。为此,我想借麦加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的颓废的、被阉了的驯良。中国人的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

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无处不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正是这种品行,中国人热爱和平,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万物。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所以,中国人需要“温良”精神,发扬“温良”的精神。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6

从大二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中国绘画后,就经常听到有人谈论中国艺术的精神,当时也只是凭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浅浅的探讨一下,并不能深入。随着学龄和阅读的增长,自己也能够把中国艺术精神谈两三分。这其中对我影响对大的一本书就是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书一共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整部着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中国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

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

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

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提出的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理解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比较重要的路线。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一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翻阅资料,对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

庄子虽说不言艺术,但却对中国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数不胜数,其优美的山川景色,适合安顿人的心灵,因此古代的许多名人隐士寄居于这美景中。对于绘画,他们在忘我、丧我的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影像来表现心中对山川那种空灵玄远的境界的追求,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在这种追求之下,中国绘画艺术摆脱笔墨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由此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

徐复观先生虽说不擅长绘画,但其着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虽说是无意于言“美”,却是提升了审美意趣,丰富了中国美学理论。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7

“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能够让我们认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句话是辜鸿铭这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最想阐明的一个观点,也便是这本书里论述的主题。

选择一本书就犹如选择去了解一种思想,选择这本书首要的原因也就是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想知道要从什么方面来谈这个何其广泛的“精神”二字。其次的原因也便是这位伟大的学者—辜鸿铭给我的影响,他精通九个国家的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还翻译很多的古文经典到国外,在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笔下会说出哪些不一样的话语呢?

或许是看的书太少,思想很浅薄,不得不说看的不是很懂,很多语言理解都有点问题的感觉,所以看的有点吃力。看这本书应该要把自己置身于写作品的那个年代里,否则会很有意见分歧,至少在我看来如此。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晚清以来,中国的形象被严重扭曲,于是1915年被称为“老怪物”的辜鸿铭先生就用英文写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旨在用自己的笔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知道这个写作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他把中国人描绘的过于美好了,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最奇妙的特性,我想在此说明,是当他过着精神的、孩童般的生活时,他仍然具有精神和理性的力量”,这些过于美好在今天看来就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我们真的这样美好吗,我有点怀疑。辜老先生还认为孔子为中国人民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他赋予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基础,而且借此,他使这一观念形成了一种信仰—国家宗教。其实我不是很懂这句话,类似这样的有很多,所以看这本书有点艰涩。

或许是新时代下思想的转变,身为女子我也就很不同意书中讲述的在中国,是由于妻子的无私和责任感,允许中国的男人们拥有侍女或妾,我认为一夫多妻是一种时代的烙印,也是一种制度的畸形,三从四德束缚了女子,许多的缘由致使现在的男女依旧不平等。思想产生碰撞才会真正懂得一些东西,讲述了诸多碰撞,但整本书还是很富有哲学色彩,值得一读的。这本书在讨论“精神”二字时着重讲述的是中国人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也好似一种信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不妄自菲薄这便是整本书透露的一种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无疑是轰动西方的大作,极大的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8

我看了《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以及一些评论儒家思想的书,大致有些想法。中国的宗法制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儒家思想。家为国之本,国是家之范。仁与孝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有一种人本思想。以人为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用礼的方式加以规约。这种规约经过演化,成为民族集体意识,融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正因为有“家文化”,无论身处何处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寻根思想,这就是儒家思想强大的凝聚力。国中有家,治国如治家。家家拱国,家平则国稳。家国同体。如何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内化,有向心力?只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维系,并为千万人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在精神上能认同。它能与时偕进,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内心的自我关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在自身内外,家国之间,你是否能心安理得,进退有度,有条不紊。最后你在天地之间方寸有度,能宽厚仁德地治理天下。天下能“平”,在于己身内外调和,身心平和,方可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可容天下。天下自然国泰民安,因为厚德载物。只有“仁”即爱人,推己及人,才宽以待人。有宽容的心胸器量,方可承天下之重,容万物之异,疏而导之,四海归心。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9

《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页,徐复观在其《自叙》的一开始就写着:“当我写完《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后,有的朋友知道我要着手写一部有关中国艺术的书,非常为我担心。觉得因为我的兴趣太广,精力分散,恐怕不能有计划地完成我所能做的学术上的工作。”(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如同《自叙》中所说,徐复观写作《中国艺术精神》的缘起,原来只是因为买了一部《美术丛书》,偶然在床上翻阅。这里完全是无所为而为,随着思想的自由游走而碰到兴趣,随后的兴趣延伸使追问成为思想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才是做学问的真正动力。学问是要用心去做的。

人生体验对于思想大家至关重要。思想不可能只是知识材料之间的转换。尤其对于治思想史的人来说,把死知识变为活知识的点金术只能来自于心灵。因此徐复观才批评《中国画学全史》的作者郑昶:“抄了不少的材料,但因其缺乏理解力,所以他自己的议论,皆是麻木不仁的一些话。”

每一种人生体验都有着个人独特的深度和广度。这个从陆军少将退役为学者的人,很像当年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他们有着共同的学者和将军的人生经历,都能够从知行合一的深切体验中去把握精神的体用关系。王阳明从“心”出发,做学问以致良知;徐复观也是从“心”出发,做学问以彰显天下之公器。正如他所自述:“我拿起笔开始写文章以来,虽为学识所限制,成就无多;要皆出于对政治、文化上的责任心。政治是天下的公器,学术也是天下的公器。”他要通过学术这个天下的公器帮助国人找回在艺术精神方面的自信,让世界能够完整地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中所蕴涵的伟大艺术精神。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一个迫切的任务。正如徐复观当时所描述的:“现在的知识分子,偶尔着手到自己的文化时,常不敢堂堂正正地面对自己所处理的对象,深入进自己所处理的对象;而总是想先在西方文化的屋檐下,找一容身之地。”(这种妄自菲薄的中国文人,眼下还比比皆是。“亡国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熊十力言),这也许是徐复观始终未敢忘记的师言。

徐复观把艺术分为两类,一类如西方艺术,是“对现实犹如火上加油”;另一类如中国艺术,“则犹如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但由机械、社团组织、工业合理化等而来的精神自由的丧失,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人类是需要火上加油性质的艺术呢,还是需要炎暑中的清凉饮料性质的艺术呢?我想,假使现代人能欣赏到中国山水画,对于由过度紧张而来的精神病患,或者会发生更大的意义。”正是看到了这种意义,徐复观才放下手中其他学术计划,撰写《中国艺术精神》。

古今大家都是做学问如做人,徐复观如是说:“在我的生命史中,虽一无成就,但在政治与学术上,尚不曾有过阿谀的言行。而过去所写的政论文章,从某一方面说,乃是为今日普天下的人伸冤。十年来所写的学术文章,则是为三千年中的圣贤、文学家、艺术家,伸冤雪耻。”因为,“说到‘中国传统’的时候,便要受到中国画史事实的限制。今日有些人太不受到这种历史事实的限制了,甚至连起码的字句也看不懂,便放言高论,谈起中国的绘画,是如何如何;还有许多人,只靠人事关系,便被敕封为鉴赏专家。这便更促成我动笔的决心。”

《中国艺术精神》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在附录中还有相当长的篇幅谈论书法和绘画的鉴定问题。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书中的许多观念依然是学术界所未能厘清的,例如:

中国艺术的自觉起于鉴识之风

两汉以前的画家都是无名之辈,这并不是说两汉以前没有好画,当然也不是那时的画家喜欢隐姓埋名。但为什么直到魏晋时期的画家才在绘画史上留下名字,而此前却没有呢?绘画以艺术的名义出现,是一种艺术的自觉。为什么中国绘画到魏晋时代始自觉?

徐复观认为,这是由于“东汉末年,人伦鉴识之风大盛”所引起的。就是说,以前判断一个人的德性,主要看其言谈举止是否符合儒家精神的“礼”,彬彬有礼的才是君子。到了魏晋时期,“中朝名士出而生命情调之欣赏特隆”,人们开始按照庄学和玄学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德性,一个人的音容举止能够符合庄子虚静简远的精神,就是有德性者的风姿神貌。

这样,德性就变成了诗性。按照这样的鉴识标准,一个人如果不仅有艺术性的风姿神貌,而且还能诗善画,那他就更有德性了。“人伦鉴识”转向诗书画的鉴识,此一风气使当时的门第贵族都以能诗书、善绘画为荣,诗书画在贵族之中成为普及之事。

艺术一旦成为有闲阶级的审美嗜好,就不会再默默无闻了。优秀画家的经验和对绘画的品评进入了文化系统,绘画史就从这里开始了艺术的自觉。

庄学精神开启中国山水画

中国的艺术精神一旦自觉,绘画很快就进入了山水画阶段。原因是东汉末期,老庄思想已经抬头,魏晋时期,庄学则以玄学的面貌流行于世。庄子所追求的是一个能够安放自己心灵,并使之在其中得以逍遥游的精神世界。然而,正如徐复观指出的:“没有人会在活生生的人的对象中,真能发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生命中的世界。”所以,深受魏晋玄学熏染的南北朝名士,自然会把品藻的眼光从人物画移向山水画,遂有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出。徐复观说:“由庄学精神而来的绘画,可说到了山水画而始落了实,其内蕴,由宗炳、王微而已完全显露了出来。”

徐复观援引了大量《世说新语》中的话来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与玄学的关系。其中对于有“孙绰《庾亮碑文》曰,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徐复观评论道:“‘固以玄对山水’一语,道破了其中最紧要的关键。以玄对山水,即是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此时的山水,乃能以其纯净之姿,进入于虚静之心的里面,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因而人与自然,由相化而相忘;这便在第一自然中呈现出第二自然,而成为美的对象。”“因此,不妨作这样的结论,中国以山水画为中心的自然画,乃是玄学中的庄学的产物。不能了解到这一点,便不能把握到中国以绘画为中心的艺术的基本性格。”

禅与庄,谁代表中国艺术精神?

佛家与道家有相通之处,它们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正在这相通之处上。但究竟应归于佛家还是道家,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徐复观是持中国山水画以庄学为根的学者,他极力主张中国艺术精神就是庄学精神。

《宋书》本传中讲宗炳曾与高僧慧远切磋佛理,“考寻文义”。但徐复观认为:“他所信的佛教,偏于精神不灭,轮回报应这一方面;亦即是注重在死后的问题。未死以前的洗心养身,他依然是归之道家及神仙之说。……而他的《画山水序》里面的思想,全是庄学的思想。”因此,宗炳的“澄怀观道”和“澄怀味象”的“澄怀”,即是庄子的虚静之心。徐复观强调;“但庄子的逍遥游,只能寄托之于可望不可即的‘藐姑射之山’;而宗炳则当下寄托于现世的名山胜水,并把它消纳于自己绘画之中,所以我再说一次,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在艺术上的落实。”

在论黄山谷一节中,对于黄山谷说:“余未尝识画。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图画悉知其巧拙功?,造微入妙。然此岂可为单见寡闻者道哉”,徐复观论道:“山谷自谓因参禅而识画,此或为以禅论画之始。山谷于禅,有深造自得之乐。但他实际是在参禅之过程中,达到了庄学的境界,以庄学而知画,并非真以禅而识画。庄子由去知去欲而呈现出以虚、静、明为体之心,与禅相同;而‘无功之功’,即庄子无用之用。‘至道不烦’,即老庄之所谓纯,所谓朴;这也是禅与庄相同的。”但庄与禅的相同,只是全部工夫历程中的一段,而在缘起和归结处却大不相同。庄学的虚静之心是一种精神的解放,而佛教的涅?是要从生命中解脱,“此一印度(佛教)的原始倾向,虽在中国禅宗中已得到若干缓和,但并未能根本加以改变。”

对生命都要求寂灭,怎么还能“胸有丘壑”?所以,徐复观认定:“此处安放不下艺术,安放不下山水画。”对于禅,“山水、绘画,皆成为障蔽。”“禅境虚空,既不能画,又何从由此而识画。(在虚无的方向上)由禅落下一关,便是庄学,此处正是艺术的根源,尤其是山水画的根源……一般人多把庄与禅的界线混淆了,大家都是禅其名而庄其实,本是由庄学流向艺术,流向山水画;却以为是由禅流向艺术,流向山水画。加以中国禅宗的‘开山’精神,名刹常即是名山,更在山林生活上,夺了庄学之席。但在思想根源的性格上,是不应混淆的。我特在这里表而出之,以解千载之惑。”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对先秦思想史有着深入而独特的研究。他说:“后世受老子影响较深的,多为操阴柔之术的巧宦。受庄子影响较深的,多为甘于放逸之行的隐士。”隐士当然比巧宦更符合于道家的本真。

道家不像儒家那样以道德价值成就现实人生,“他们所成就的是虚静的人生。”徐复观说是中国的绘画令他“恍然大悟,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其实,魏晋时的竹林名士就是把庄学变成性情的玄学,过着任性率真的艺术生活。“但顺着此一生活方式发展下去,不仅难为社会所容,且生活的自身,也因无凝止归宿之地,而精神将愈趋于浮乱,愈得不到安顿。”所以,庄子的艺术人生只能落实在远离社会现实的山林之中,艺术家必须以庄子所谓“虚静之心”把自己的艺术生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区分开来。

文人画与文人

谈文人画,很少有人论及它的文学背景,而徐复观则专辟一节来谈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与文人画的关系。他认为,“以欧阳修为中心的古文运动,与当时的山水画,亦有其冥符默契,因而更易引起文人对画的爱好;而文人无形中将其文学观点转用到论画上面,也规定了尔后绘画发展的方向。”事实上,苏轼正是文人画兴起的关键人物。黄山谷评苏轼的画时说他“尽用文章之斧斤。”

由欧阳修复兴的古文运动提倡平实而意境深远,反对华丽辞藻和险怪情境。而从山水画来看,唐时大、小李将军的金碧山水正通于华丽的一路,王洽的泼墨则正通于险怪的一路,只有那些清远淡泊、符合庄学意境的山水画才与欧阳修们相默契,古文运动自然成为文人画兴起的文学背景。

徐复观还以“三远”观念比较了文学与绘画,他说:“由欧阳修收其成效的古文,正通于山水画中的三远。欧本人是平远型的。曾巩则平远中略增深远。王安石则高远中带有深远。苏洵走的是深远一路。而苏轼、苏辙,则都是在平远中加入了深远与高远。黄山谷的诗,则由深远而归于平远。后来董其昌们由平远而提倡‘古淡天真’,以此为山水画的极谊,这实际也是古文家的极谊,而他也正是提倡八大家古文的人。”

《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系徐复观先生继《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专著,也是在现代视野之下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奠基之作。该书体制宏大,创论颇多,主要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以山水画为落实的一脉艺术精神进行了溯源与讨论,至今对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徐氏的基本观点,是将孔子与庄子并列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并且认为,自孔门以音乐教育为中心的艺术精神转化和没落之后,由庄子的横空出世,导出了中国纯粹艺术精神的主体“心”,奠定了以虚、静、明为基本特征的艺术性思维方式,并在后世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中得以体现和发展。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10

在真正的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闲适的、平静的、稳重成熟的气息,就像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钢铁中看到的特质一样。——辜鸿铭

初读这句印在封面上的话,好似发现了灵泉宝玉一样,惊喜之余会心一笑,便开始静心拜读辜鸿铭先生的大作。民国时期大师云集,名作也颇丰,可谓是中华史上最后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了。高中时对这个时代有一些了解,对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敬佩,过于敬佩便不敢轻易走进,不敢轻易翻开他们的著作,每次都要先正身静心安神,虽然很多时候求甚解而不得,读完亦酣畅淋漓

这本《中国人的精神》有点抽象,我的智商还不足以悟得其中大道,仅有一些感想想写下来,也不妄我读它一场。

“在中国战争是偶然的,然而在欧洲战争却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中国也可能会发生战争,但是我们不会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战争阴影之下。”对比中欧历史就会发现这句话的妙处,中国二十多个正统王朝,每一次大一统都是一次长期的和平,少有百年大战。和平的连续性在当时的世界可谓非常之罕见。再看欧洲,经历了一千多年中世纪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因而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这样比较起来,古代中国人民要幸福得多了。如今欧洲也不太平,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呐。

本书最关注的是中国的人性类型,以反驳阿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征》。当时的外国人写中国人的特征难免狭隘,不能深入。但通读本书,觉得作者笔下的中国人也不可代表千年来的中国人,甚至以我一孔之见,不能代表清末民国时代的中国人。

书篇上的有句话是对真正中国人特征的概括,闲适,平静,稳重成熟,总觉得这是一种君子特质,是君子之道,可当时的中国虽信奉儒家思想,然而教育并未普及,我想小商小贩,乡野村夫不会有这种精神。至少鲁迅先生笔下那为数众多的麻木看客们不会有此种特质。而且本书作者笔下的中国人是良民,顺民,道德之民,良顺二字的近义词近乎麻木。尤其到中国妇女这块,中国妇女皆是典型的良家妇女,三从四德,勇于奉献我觉得这些妇女,看似“幽闲”,实则悲哀,穿越到现代恐难有立足之地。他对中国妇女的描写,毫不吝啬赞赏之词,像为过去的时代作碑文一样。总之时代不同我是不敢苟同。

全书中最欣赏的是学汉语需要保持一颗孩童之心,这样你就不仅可以进入天国,而且也能学会汉语。这句话是作者给想学汉语的外国人说的,有点幽默有趣,也颇有道理,现在我们常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看来学语言学文化都需要持赤子之心,初心不变方有所成呀,上可入天国,下可知古今。

书读的一知半解,也许我还没到这本书的适用年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斗胆胡评大师之作,也是为了进一步理解此书,过些日子,脑子好使了定当再拜读一番。

Lina说,其实对于辜鸿铭老先生最初的认识来源于盖爷,就记得某节历史课上,盖爷提到的北京大学的一个依旧留着小辫子的老教授,精通好多国家的语言,是一个相当厉害,又相当有意思的一个人。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11

刚读完《中国精神》这本书,最初,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图书管理员推荐,看到首页写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中国女排”,心里悠然的想去探索“女排姑娘”的奋斗史。

说到中国女排,那么我们就联想到了“女排精神”,说短也短,它只有四个字;说长也长,它凝结在一代代女排队员的故事中,体现在一场场不畏强手的比赛里。中国女排历经20余年的岁月,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是坚持奋斗的心是永恒不变的。这其间,有夺冠时的欢笑,也有失败后的泪水,但更多的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女排精神”是为国争光的精神、为国拼搏的精神,现在她们的队长才24岁,就担起了重任,想想自己是惭愧的,是需要奋起直追的。20年来,她们以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提振了亿万国人的信心,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女排精神,真实地体会到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同时,从“女排姑娘”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排球,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从成功到低谷,再到成功,经历的是坚守、坚守,更多的是团结,体质本身不具备优势,再没有团结和技能的堆积,怎能崛起,“女排姑娘”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来自于为国争光的信念和永不放弃、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12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的代表著作之一,与所写《两汉思想史》一起,被认为是任何有志治中国思想史的人必读的经典。这本书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这本书是徐复观先生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写出的,系统地指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启示。

他在此书中对儒道两家思想在传统艺术人生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深入研究。整部著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中国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

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

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徐先生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将艺术作为与道德、科学相并立的三大文化支柱之一。他认为艺术最能体现出个全整个体所具有的修养和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手段。中国传统艺术成就蔚为大观,而其中体现的艺术精神来讲,就是由道德而艺术,在世界中安顿内在自我进而达到与外在社会秩序和谐的一种力量和超越精神。他进而认为,中国文化精髓和最高体现就在其艺术精神,而中国的艺术精神实际上则由老庄思想系统所导出,尤其体现在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上。他说“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思想系统所导出”,并且,“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与儒家的入世精神相比,道家更表现出一种式性解放的“纯艺术精神”。

徐先生的这论点从从整个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大处着眼,观点鲜明,论述详备,但此论一出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国艺术精神,能否以道家为精髓根本?因为,在徐先生看来,无论在精英传统,还是在民间社会,占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家礼乐文明只承担了道德领域的伦理、政治教化的重任,而在艺术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则逊色于道家。换言之,在儒家内部,作为尽善的仪式化、规范化的儒家礼教只是伦理道德的,而“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即能尽美的乐教文化,不幸“自战国末期,已日归湮没”。其衰落的原因,徐先生认为是儒家乐教自身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双重原因所导致的。从内部来看,“乐”的到达不是唯一的工夫,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用的上的工夫。一个儒者可以通过“克己复礼”、“慎独”、 “正心”等更容易做到的工夫完成人格修养,因而也就“无需乎必取途于乐”。从外部看,孔子所要求的“为人生而艺术”的雅乐并不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孔子所追溯达到的美善合一的音乐精神与其形。之合于少数知识分子的人生修养之用”。而易于被人民接受的俗乐又“始终不能得到被儒家思想所影响的人们的正面的承认。

通过了解,徐先生对道家思想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论述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其实徐先生仅仅从儒家乐教的衰落推导出儒家艺术精神的“日归湮灭”不免有些武断,因为儒家讲求的修身治世、立己达人的内在性超越精神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产生也是有影响的。我更觉得中国艺术精神在内容上应该是儒道互补的。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

这些迷惑的地方要通过大量的翻阅资料来理解它,徐复观先生虽然不擅长绘画,但其著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虽说是无意于言“T美”,却是提升了审美意趣,丰富了中国美学理论。

《中国精神》读后感2篇13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这句话,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

白马过隙,我们的祖国来到了21世纪,她在充满着鸟语花香的阳光大道上前行,历史的重任担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宽大的臂膀上,中国不断前行,不断在充满未知的富强之路摸索,而我们应该要拿起我们的“武器”——中国人的精神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我们的日月新天。

推荐访问:读后感 中国 精神 《中国精神》读后感20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200字左右 《中国精神》读后感200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2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2000 《中国精神》读后感40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50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80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50字 《中国精神》读后感300字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